P1613 跑路

题目描述

小\(A\)的工作不仅繁琐,更有苛刻的规定,要求小\(A\)每天早上在\(6:00\)之前到达公司,否则这个月工资清零。可是小\(A\)偏偏又有赖床的坏毛病。于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资,小\(A\)买了一个十分牛B的空间跑路器,每秒钟可以跑\(2^k\)千米(\(k\)是任意自然数)。当然,这个机器是用\(long\) \(int\)存的,所以总跑路长度不能超过\(max\) \(long\) \(int\)千米。小\(A\)的家到公司的路可以看做一个有向图,小\(A\)家为点\(1\),公司为点\(n\),每条边长度均为一千米。小\(A\)想每天能醒地尽量晚,所以让你帮他算算,他最少需要几秒才能到公司。数据保证\(1\)到\(n\)至少有一条路径。

输入输出格式

输入格式:

第一行两个整数\(n\),\(m\),表示点的个数和边的个数。

接下来m行每行两个数字\(u\),\(v\),表示一条\(u\)到\(v\)的边。

输出格式:

一行一个数字,表示到公司的最少秒数。

说明

\(50\)%的数据满足最优解路径长度\(<=1000\);

\(100\)%的数据满足\(n<=50\),\(m<=10000\),最优解路径长度\(<=\) \(max\) \(long\) \(int\)。


首先,要确保自己的语文水平苟的住,这个鬼机器,每秒跑\(2^kkm\)的话是要跑刚好那么长的,不能多也不能少。

那么岂不是代表,只有长为\(2^kkm\)的链才算是有效边吗?

我们把所有有效边连上,跑最短路不就行了嘛。

如何求有效边?

\(2^k?\)有没有想到什么?

\(2^k=2^{k-1}+2^{k-1}?\)

对,就是倍增啊!

令\(g[u][v][j]\)代表点\(u\)到点\(v\)存在或不存在长度为\(2^j\)的边。

当\(g[u][k][j-1]\)和\(g[k][v][j-1]\)同时存在时,

\(g[u][v][j]\)存在。(\(k\)是枚举的一维)


#include <cstdio>
#include <cstring>
#include <queue>
using namespace std;
const int N=52;
int g[N][N][70],n,m;
//g[i][j][k]表示i点到j点存在边权为2^k的路
int g0[N][N];
int read()
{
    int x=0;char c=getchar();
    while(c<'0'||c>'9') c=getchar();
    while(c>='0'&&c<='9') {x=x*10+c-'0';c=getchar();}
    return x;
}
queue <int > q;
int used[N],dis[N];
void spfa()
{
    memset(used,0,sizeof(used));
    used[1]=1;
    memset(dis,0x3f,sizeof(dis));
    dis[1]=0;
    q.push(1);
    while(!q.empty())
    {
        int u=q.front();
        q.pop();
        used[u]=0;
        for(int v=1;v<=n;v++)
            if(g0[u][v]&&dis[v]>dis[u]+g0[u][v])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dis[v]=dis[u]+g0[u][v];
                if(!used[v]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used[v]=1;
                    q.push(v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}
}

int main()
{
    memset(g,0,sizeof(g));
    memset(g0,0,sizeof(g0));
    n=read(),m=read();
    int u,v;
    for(int i=1;i<=m;i++)
    {
        u=read(),v=read();
        g[u][v][0]=1;
        //f[u][v][0]=v;
    }
    for(int j=1;j<=64;j++)
        for(int k=1;k<=n;k++)
            for(u=1;u<=n;u++)
                for(v=1;v<=n;v++)
                    if(g[u][k][j-1]&&g[k][v][j-1]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[u][v][j]=1;
    for(u=1;u<=n;u++)
        for(v=1;v<=n;v++)
            for(int j=0;j<=64;j++)
                if(g[u][v][j])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g0[u][v]=1;
    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        }
    spfa();
    printf("%d\n",dis[n]);
    return 0;
}

2018.5.2

最新文章

  1. node - glob模块
  2. 转载:Solr的自动完成实现方式(第一部分:facet方式)
  3. [置顶]PADS PCB功能使用技巧系列之NO.001- 如何走蛇形线?
  4. AC日记——石子归并 codevs 1048
  5. android Camera 如何判断当前使用的摄像头是前置还是后置
  6. [Java] log4j异常输出到日志
  7. Linux shell中的一个问题 ${}带正则匹配的表达式
  8. querySelectorAll的BUG
  9. 自己新建Xib 和.h .m文件关联
  10. 数据结构 Python实现
  11. 解决eclipse使用tomcat启动项目后访问项目404的问题
  12. 一键安装Davinci
  13. java assert的用法简介【转】
  14. MySQL锁解决并发问题详解
  15. git获取内核源码的方法
  16. python 解释器
  17. poj-2369-置换
  18. mysql基础查询语法
  19. 转 移动端-webkit-user-select:none导致input/textarea输入框无法输入
  20. linux超级终端minicom的使用方法

热门文章

  1. linux 下停止java jar包 shell
  2. EBS 可拓展的外部信用风险导入
  3. 在Windows下搭建Gitlab服务器
  4. Cocos2D中相关问题提问的几个论坛
  5. android Timer与TimerTask的相关操作
  6. SpriteBuilder中如何固定两个互不接触的物理物体?
  7. 【Visual C++】游戏编程学习笔记之七:键盘输入消息
  8. Java-HttpSession
  9. 【Matlab编程】matlab 画图
  10. Erlang cowboy 处理简单的HTTP请求